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四川广元,青山绿水生机勃勃。
我省在全国率先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大幅降低了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近年来,南阳市综合治理中心城区水系建设初见成效,穿城而过的白河颜值不断提升,呈现出一幅幅水清、岸绿、河美的生态画卷(8月15日摄)。
如今,豫东青头潜鸭繁衍、豫西大天鹅成景、豫南朱鹮安家、豫北金钱豹常现、豫中大鸨过冬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代表。赵杰表示,将以全国生态日为契机,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河南。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经过全省上下数年攻坚,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2022年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比2014年下降42.7%、41.9%,优良天数比2014年增加59天。集中式处理、分散式处理、资源化利用、生态化处理……淮阳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七种路径,先后入选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示范案例》和全省《美丽河南实践典型案例》。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杰说。高嵩 摄□本报记者 谭勇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我们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绘出美丽中国的新画卷,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篇章。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一方面,要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始终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做到在发展中降碳、在降碳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另一方面,要强化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不断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传播,深入人心、潜移默化,在全社会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观,把生态文明意识贯穿进日常的行动中,成为一种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人人动手,人人参与,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这要求我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另一方面,要强化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不断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传播,深入人心、潜移默化,在全社会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观,把生态文明意识贯穿进日常的行动中,成为一种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人人动手,人人参与,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做好美丽中国这篇大文章要坚持上下结合,内外求索。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知行合一,贵在行动。我们还需要再接再厉,把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新的高峰。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一方面,要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始终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做到在发展中降碳、在降碳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高度,从践行党的使命宗旨的政治高度,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重大举措和主攻方向,对全党全国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针对性、指导性。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我们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绘出美丽中国的新画卷,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这要求我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早在2002年11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丽水景宁调研时就说过:‘丽水的本义就是青山丽水、风景秀丽的意思,你们生态优势很明显,这个优势一定要保护好,千万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点经济利益,否则肯定会后悔不及。天空飘着细雨,小村翠绿掩映。
拍友 潘学康 摄安且吉兮。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在浙江大地徐徐展开——截至2022年底,浙江美丽乡村覆盖率已达93%,创成4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居全国第一。
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任何伟大的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更不会横空出世。
这话,我写在了采访本上,更记在了心里,在之后也深刻影响了浙江乃至中国的发展。一次次基层调研,一次次深入研究,是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环境所需所盼的深切牵挂,是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
曾经的余村,有多富就有多痛。今年7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两山理念: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从浙江生态省建设到美丽中国建设,思想穿越时代,照亮前行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安吉正式提出,凝结着习近平同志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心血,是基于对浙江省情的深刻认识和深思熟虑的思想成果,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游客在安吉余村参观用当地盛产的竹材料建造的建筑。
他一面回忆习近平同志2005年8月15日来余村座谈时的情景,一面翻看自己的日记本。36家县级两山合作社,开发项目111个、累计带动村集体超1000个、村集体累计增收超5亿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晨曦中风景秀丽的安吉余村。
85后的他当时还不满20岁,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很早就在他心里生了根。后来曾担任余村党支部书记的潘文革,当时是村两委班子成员。
记得2020年,全国两会,浙江代表团首次以代表团名义,向全国人代会提交《关于设立8·15国家生态文明日的议案》。从八八战略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到之江新语专栏文章《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双赢》中提到,抓生态省建设,就是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双赢……照着习近平同志擘画的生态省建设蓝图,浙江率先开启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实践,率先探索走出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反过来讲,为了使我们留下最美好的、最宝贵的,我们也要有所不为,也可能甚至会牺牲一些增长速度,这就是要在经济结构上,舍去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高能耗产业……一定不要再去想走老路,迷恋过去那种发展模式。走进村委会旧址,二楼最西侧,那间大约十来平方米的简陋会议室,居中是一张供十来人坐的圆桌和木椅,两侧各摆放着一排敞开的钢制折叠椅,这里依然保留着18年前的样子。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根基,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方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余村人开矿采石、办水泥厂,腰包鼓了,但空气差了、竹林黄了、竹笋小了。
9天后,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一文指出,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狭小的会议室里,习近平同志和大家落座交谈。